立足创新 探索RSD技术和临床应用的新突破 ——访江苏省人民医院王捷教授

2021-08-24 20:23:44
365医学网:王教授您好!据了解近年来您和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经皮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 RSD)的探索和创新, 2014年与此技术相关的SYMPLICITY HTN-3研究并未取得预期的阳性结果,引发了很多业内专家的质疑和思考,您怎样评价SYMPLICITY HTN-3研究?

王捷教授:美敦力SYMPLICITY HTN-3研究的失败使很多同行开始质疑去肾交感神经对高血压的疗效,对此我持不同的看法。SYMPLICITY HTN-3研究在整体设计、具体的操作实施和技术设备上都存在着漏洞和不科学性。首先,我们知道在肾动脉周围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神经组份: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痛觉神经,每种神经组份都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功能,我们希望在实施肾动脉消融时能选择性的去除交感神经。对SYMPLICITY HTN-3结果的后继分析证明,受试者的血压下降的程度与术者在其肾动脉实施的消融点数成正比,并与是否在肾动脉实施了四相限消融呈正相关。 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目前盲目消融的弊端,即要用尽量多、尽量“全”的消融点来增加打到肾交感神经的机会。然而两个消融点之间的间距必须≥5 mm 的手术要求和肾动脉长度限定了术者只能消融的点数,所以运用有限的消融点来有效去除肾交感神经成为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SYMPLICITY HTN-3研究术前没有对交感神经进行标测,盲目消融,不能保证消融是否去除了交感神经。另外,SYMPLICITY HTN-3研究中手术只能说进行了肾动脉消融的操作,没有一个标准或者证据在术中即时来评价是否去除了肾交感神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有悖于循证医学原则的。
在对SYMPLICITY HTN-3研究进行评价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应当忽视:SYMPLICITY HTN-3研究虽然临床有效性终点没有达到,但它的安全性终点却达到了,其结果表明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特别是跟踪了数千患者的SYMPLICITY HTN-3注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的安全性。
 
365医学网:SYMPLICITY HTN-3研究的失败使去肾交感神经应用前景遭到严重质疑,您刚才提到SYMPLICITY HTN-3研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能否请您从技术和观念创新的角度来谈一谈您对去肾交感神经这一技术本身以及其应用前景有什么样的见解?

王捷教授:我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迷信“权威”,不能在行业“巨头”划定的圈子里面去“跳舞”,这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首先,不能因为SYMPLICITY HTN-3研究是国际大企业和国际著名医疗团队做的研究,因为它的失败,我们就完全否定去肾交感神经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消融技术和患者人群的选择等因素对SYMPLICITY HTN-3研究结果失败有很大的导向性。大家都在思考SYMPLICITY HTN-3研究为什么失败,但据我了解很少有人怀疑去肾动脉交感神经能够调节交感神经张力的治疗机理,所以我们不能仅仅陷在SYMPLICITY HTN-3研究中,而是要从技术和基础科学的层面上解决问题;譬如,基于肾动脉周围不同神经组分对电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不一样这一坚实的生理学基础,即当交感神经受到电刺激时,血压和心率增高,当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血压和心率降低的生理机制,我们就能够运用肾动脉刺激的方法找到交感点的具体位置。在术前进行标测,术中进行准确的靶点消融,术后施行再刺激,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反应,由此我们就能知道是不是做了一个有效的手术。从而解决盲目消融所带来的缺陷。
第二个方面,不能因为SYMPLICITY HTN-3研究的受试人群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我们就一定要在他们划定的难治性高血压这个圈子里面转。他们当时选择难治性高血压人群作为受试人群,除了基于科学和临床的考量外(譬如当时没有安全性数据), 更多的可能是基于市场和法规等方面的考量,采取的是从难治性高血压切入市场,然后再推而广之的一个策略。我们要说的是难治性高血压可能会是去肾交感神经的一个适应证,但不应该是唯一的适应证,例如非难治性的原发性高血压。大量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都特别的差,有报道说在欧洲有60%的病人是开了药不吃,美国有40%的病人没有得到治疗、得到治疗的病人中65%不按照医嘱吃药、而中国大概有两亿的高血压患者,其中得到所谓优化药物治疗的仅在6.1%到23%之间。这说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差导致很大一部分病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且长期服用药物还会有毒副作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给病人另外一个选择呢?在SYMPLICITY HTN-3研究和其它相关临床数据已证实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设想通过手术来治疗“真实世界”里的某些高血压患者以避免长期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弊端,使得病人从中获益的。当然,这一设想还要有严格和科学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自主创新,就不应该在别人划定的圈子里面转不出去。创新的理念落实到去肾动脉交感神经这一疗法上,我觉得我们要做的就是联合我们国家自己的临床科研者,发明者、医疗器械公司、 和法规部门,研制出适合该疗法的正确器械。所谓的正确器械就是指要解决目前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要有标测功能、能在术中能即时检测手术成功与否、易于操作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中国国情,开展有明确的立题/假设、严格的伦理标准、科学、合理的临床设计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拿到临床证据来证明它的临床疗效以及适应人群等。去肾交感神经是高交感张力再平衡治疗中的一环,我觉得随着这种技术的进步,其运用不光在高血压领域,在交感张力病理性增高的疾病如心衰、心律失常、糖代谢异常、肾功能不全、呼吸暂停综合症甚至某些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应该都是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的,当然这都有待进一步去研究。我相信这是一个基础和临床科学家在未来多年里都会十分感兴趣的领域。

365医学网:您曾有多年海外就职及创业的经历,现在又在国内带领团队进行去肾动脉交感神经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器械研发,能否请您结合自身的体会谈一谈,一个好的、新的想法的迸发以及最后付诸实践,除了自身的灵感和执行力外,主要得益于哪些外部环境因素?

王捷教授:从我自身来说,首先我觉得创新是需要适当的环境和文化基础的,很多的创意既是经验的积累,也是灵感在受到外部环境的诱导而迸发出来的结果。比如在美国硅谷,时刻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在这里诞生,因为它有多年培植起来的那种创新的文化和氛围;把创新落实到实践中,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就是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 环境和文化都是在制度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例如, 若没有制度作为保障的话,创新就可能会变成抄袭。制度对创新的保障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保障你享受到你的创新所带来的成果;二是说保障你的创新不被别人侵犯。
在对创新者的激励和保护方面, 我觉得江苏省人民医院做了现行者,我们医院有句话:用制度来实现和保障我们的创新环境和文化。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医院通过制定专利保护条例,鼓励我们的医生、护士去创新。条例里面明确规定了创新者对他们所申请到的专利所带来的收益的百分比,而这个百分比是非常有利于创新者的,同时明确规定,专利在转让时由发明者做决定。我们医院还出台了创业条例,条例对专利形成的商业活动中医院和发明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做了明晰的界定,分配方式也是相当有利于发明者的。医院专门聘请了专利事务所和专利法律事务所来协助发明者进行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对有志于搞发明创造的医生进行相关的培训以及具体的操作指导,与南京当地的科技园区合作,为从医院里产生的创业公司提供场地等。所以说从头到尾,我们有一整套的系统来鼓励和保护创新这件事情, 使转化医学成为现实。

其他新闻